先看两个《思考,快与慢》中提到的选择题:
问题一:你会选择哪一个?
肯定会得到900美元,还是有90%的可能性会得到1000美元?
问题二:你会选择哪一个?
必定会损失900美元,还是有90%的可能性会损失1000美元?
在问题一上,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肯定得到900美元,是一种风险规避;而在问题二上,会选择90%的可能性会损失1000美元,是一种风险选择。简而言之,人们在没有理想的选择时,往往希望碰碰运气。在心理学上,这个现象被称为“损失厌恶”:人们对亏损的反应比对盈余的反应大得多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说:聪明的投资人不会总看行情。
量化交易,通过数学模型去代替人为的主观判断,利用计算机技术寻求大概率事件并制定策略,从而极大地减少了投资者的情绪波动的影响,避免非理性的投资行为。这么一看,量化交易的出现,仿佛是避免了损失厌恶的心理因素。然而,量化交易真的能避免投资者的情绪波动吗?我在这里说:不能!
必须要承认的一点是,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多的便捷,它能够代替人类做很多重复性的、有规律性的工作,量化交易便是其中的一种应用场景,它会完全按照设定好的策略去执行,减少手工的买卖动作,释放了一定的人力。但是,量化交易无法阻止投资者对行情的持续关注,释放的双手,将会更加频繁的刷行情,投资者的情绪反而会更加强烈的波动,尤其是出现浮亏时,由于损失厌恶的心理因素,极大可能上会进行人为干预止损,停止策略——这一点在个人投资者身上尤其明显。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事后会后悔,心想:如果不干预,就不会亏损了。
目前的量化交易,主要依靠的是计算机的计算能力以及重复执行命令的便捷性,它是根据输入的信息,穷举出排列组合的所有可能性,从而进行筛选判断计算,这一点人是可以做到的,只是计算机速度更快。但它目前还无法企及人类的另一天性——创造性!创造是无规律可循的,是天马行空的创意,是灵光一现,也正是这一特点——有时候的“盘感”,可以在交易中避免一些问题,但这一点却是无法写进程序的。当下的量化交易,还不是真正的生物智能,依托于这样的方式去做交易是无法避免投资人的情绪波动的。
人们会一直在电脑旁、手机端,以上帝视角关注着它。
可如果有一天,它真的达到生物智能的时候,它会不会也像人类一样有情绪波动了呢?那又和人类自己进行交易有什么区别呢?
写在最后的话: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便捷,也带来了皇帝的新衣。
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闲愚 微信号:Xianyu_life
以上信息由网络提供,请自行判断真实性